唐卡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,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卡诺文化遗址中,我们从简单的彩绘纹饰上,就可以窥视到当今唐卡艺术的先河。那黑彩绘成的三角折线纹和三角图案,看似原始,却显得粗放豪迈,它与今日尤其是藏东地区的唐卡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。
唐卡与汉地有着直接的关系,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,带有纺织及缂丝等生产技术,这些底布从历史上来看,当时这些生产技术在西藏被应用而后推广各地。
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都是不透明的矿物及植物颜料,再按比例加上一些动物胶及牛胆汁。这种原料的配方科学,加之西藏高原气候干燥,所绘就的唐卡即使过上数百年之久,依然色泽鲜艳,犹如新绘制的艺术佳品。
唐卡至此并不算完工,还有类似汉地的张裱之工序。画成后,底部四周镶以各色的锦缎,与图像色调和谐相配,上下两端贯以木轴,便于张挂,再在其上覆一与唐卡大小相同的丝绸,到此,一副装裱的卷轴画----唐卡才算完工。
唐卡的题材广泛,内容无所不含,可说是一部社会史的风俗画,其中尤以宗教题材冠首。概括起来,可分历史事件、人物传记、宗教教义经变画、风土人情、民间传说、神话故事、建筑布局等等,可谓一部西藏社会综合的历史文化大辞典,纵括社会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军事、宗教等各方面,无以计数的大小唐卡,为藏学研究的诸领域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。
唐卡从制作工艺上可分若干类,除绘画外,还有刺绣、贴花、织锦、缂丝、堆绣等各种艺术技巧,用这些方法制作的唐卡,富有立体感与质感,动感也强,将它悬挂于殿堂之内,微风拂来,画面上的佛像跃然布上,栩栩如生,在信徒的幻觉中,宛如置身于天界之内,禁不住飘飘然。
有关宗教题材的唐卡,整幅画面一般可分上中下三部分,各代表天、地与个地下。此种布排及说明了佛教的教义,也反映了西藏原始宗教----本波教的三界说。唐卡中央部位一般绘上本尊造像,亦即信徒供养膜拜的对象,诸如释迦牟尼、五部金刚大法、诸祖师等;上部即为空界,亦称圣界,会有诸佛菩萨;下部即为地界,也称凡界,绘有护法神及僧侣。但圣凡之界并不如此严格区分,常常有不依此制编排的唐卡。居于空界最中的一尊佛像,称之为“顶严”。本尊即是此佛的部属。
绘与唐卡上的各种图案,如诸佛菩萨的造型以所佩戴的饰物项冠、璎珞、念珠等等,所持的法器,各有其宗教意义,不一的造型,并非艺术家随心所欲而制作,单就手的姿势与放置的部位,就有无数,或双手合十置于胸前,或一手竖立置于跏趺座上等等不一而足。
唐卡的大小并不规则,大小相异,一般为七八十厘米长宽,小者有如巴掌般大小,巨者长度达数十米。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最大的唐卡,为布达拉宫所珍藏的长达50余米的两幅巨型唐卡,外地的游人若有可能来到西藏,可在藏历年二月三十日举行的赛宝法会上,目睹布达拉宫赛佛台上悬挂的稀世珍品唐卡,那壮观的场景会使人终生难忘。
藏传佛教密宗,起始于公元10世纪后半期,它和藏传佛教一样,是印度佛教密宗和西藏古老苯教相结合的产物。所以藏传佛教密宗的神佛多的不计其数。据不完全统计,单绘进唐卡中的各种密宗神佛像就有639个,而每个神佛又都有变佛的本领,一变就是许多模样,变化的越多,说明本领越大。所以除了一些常见的,有明确特点的密宗神佛外,一般人很难识别他们的身份。
在唐卡中,最常见的有三尊密宗神佛,即胜乐金刚,集密金刚,大威德金刚。胜乐金刚有62种,基本体为三头、十二臂、二足、胸前附母神,其状为一头、二臂、二足、立像;集密金刚有32种,常见的是盘腿坐像,本体为三头、八臂、二足;大威德金刚胸前附母神,其状为三头、四臂、二足。大威德金刚变化尤为多样,常见的形式有两种,一是附有母神像,另一是不附母神像,其状正面为水牛头,顶生角,牛头周围另有八头围绕,三十四臂,十六足,多坐像。除上述三大金刚常被绘入唐卡外。如萨迦寺的杰多吉唐卡,八头、十六臂,二足,交叉的两手,抱母神,左持金刚杵,右持骷髅,其他各手都持骷髅;母神一头、四臂、二足、手中也持骷髅。桑耶寺的普巴唐卡,二头、六臂、二足,胸前两手合十,身后有翅,腰围虎皮。扎什伦布寺里的团吉科洛唐卡,四头、三臂,每肩出八掌、二足,胸前附母神,等等。这类唐卡的构图方法都很巧妙,画师在处理众多的头、手和母神的头、手时,使它们形成一个圆圈,包围在金刚本体的周围,使画面造成“众星捧月”之势,而母神的多头多手则散乱地聚在一起,在本体的小范围内活动,与本体起着陪衬和联系作用。这就在构图上既保持了使用圆圈的意图,又打破了圆圈带给构图的呆板,通过夸张、变形、装饰等艺术手法,使凶恶怪异的形象不使美感,并符合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。此外,这类唐卡还充分运用了造型要求的对比,使抽象与具体相结合,发挥了构图的语言特点,令人产生强烈的共鸣。
用户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