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传统藏传佛教教各派教育中,尤其是由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派 (又译格律派、甘丹派或黄派),辩论佛法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席位。在历史上,辩论教义是佛教中很重要的一部分。本师释迦牟尼曾与外道师辩论多次而胜利,才令佛教光大发扬,取得外道信众的信服而投向佛法;佛陀亦亲口开示,鼓励信众不要盲从,要考验佛语,如试金一样,在知道其为正确后方接纳奉行。
在格鲁派各大寺院内,僧人自幼就要开始学习辩经,透过辩论来学习及引证所闻学的佛法。
辩经大多在户外露天的广场举行,全体僧人身穿红袍,头戴黄色僧冠,先念诵一回,然后分组辩论。分组时分为一对一、一对数位、数位对一位,以及全体对一位的多种辩论组合。发问者站立,答辩者席地而坐,由问者厉声喝问问题,问题可以是任何关于佛法的提问,例如:“既然世上所有事物皆由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组合而成,请问冰块中的‘火大’何在?火焰中的‘水大’又何在?”或者“‘我’究竟存在脑中,还是身体中,还是身体以外呢?”辩者必须不加思索地马上回答。在辩经比较深入的时候,问方会瞪眼怒目,手挥念珠分散答方的注意力,并大力击掌以壮声威。击掌时右手向下拍代表消除业障降伏邪见,再上扬代表提弘正见。
当答者被问倒时,周围观看者会大声嘘喝倒彩,辩者要除下黄帽,直至下次辩倒问方时方能重新佩冠。有时在世俗辩论中,辩者会兜圈顾左右而言他,令人忘了本来辩论的主题;在佛法辩论上,辩者则只可答“是”、“不是”或“不定”,绝不可能以胡言应付过去,所以胜负结果是很明显的。即使对不懂藏语的观众而言,整个辩经过程也不枯燥。单单观看问者那种气势逼人的声威以及各种辩经手势,已经令人大开眼界了。
在一年一度的广愿法会上,应考僧人必须一个人与多位上师同时辩论,方可考取最高的格西“拉然巴”学位。
用户留言